人类在模仿什么

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,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。 在重要的时刻,人们为冠军振臂高呼,为凯旋热血沸腾,为成就心潮澎湃。或许是虚荣吗?不乏有女性通过模仿精致生活来寻求心理慰藉,男性沉迷于成功学的鸡汤话术/小说也是司空见惯。这些生物层面显得异常,生活层面寻常的行为,可能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裂痕的一种补偿。从另一角度而言,又像是群体意识对个体的迫害。 这种蚂蚁死亡漩涡般的迷信行为背后,透露出人类社会从众行为的荒诞和悲剧。辩证地看,正是这群滑稽的芸芸众生,才反衬出天才的孤独与伟大;然而,那些近乎心理自慰般的模仿,却最终只是时代角落里无人问津的陪衬。这种迷信的循环一再上演,在平庸中滋生卑劣,也在混沌中孕育伟大。 我在想,那些奋力模仿者,是否最终会意识到:人们在庆祝胜利时的呐喊,其实并非致敬某个胜利者本身,而是在致敬人类对勇气、坚持与超越的渴望。只是,很难说,那片呐喊的人群中,有多少人是在真正理解,又有多少人只是随波逐流地从众?

June 16, 2025 · 1 min

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

在如今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,人们更倾向聚焦于 result 而非 progress ,因此大家都高谈阔论一个小目标云云,我认为ambition不是高尚者的特权,而是人人皆可绘制的蓝图,抑或可称之为愿景,总之是一个美好期望的未来。 直白来讲,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,想要实现目标,一定会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和现实阻碍:金钱、门槛、认知、关系等,如果这个人略带一些完美主义的气质,那么ta很容易步入悲剧角色的结局——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;如果这个人略带一些理想主义者的色彩,那么ta又会难以容忍自己的失败,宁愿什么也不做,也不愿意犯错。 也就是说,我们必须要从认知层面意识到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: 失败是成功之母,投入过程方能寻求结果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此刻,方才领悟:扫天下,何须扫一屋?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两者无谓对错,而占据立场。若一个president迷信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跑去践行清扫之职,着实荒唐。若一名环卫工人将“扫天下,何须扫一屋”奉为圭臬,实在难崩。 老子:合抱之木,生余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 荀子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 孔子: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 因此,让我们聚焦于扫一屋这个progress,而非扫天下的result。谁坐上那个位子,谁都可以干;问题不在“能不能干”,而在于——我们如何走到那个位子上去?因此如何精准、快速完成扫一屋,应当是大部分普通人首要考虑的point,也是立足现实的完美触角。 KISS(Keep It Simple, Stupid) 保持目标简单,是抵御干扰的第一道防线。专注,才能深入。 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 不要想着一蹴而就,先做出来一个“能用”的版本,才有资格谈“更好”。先完成,再完美,是对抗拖延和幻想的解药。 ...

May 31, 2025 · 1 min

This is about action

Start now, start today, show up, put in the work, and keep grinding.

May 15, 2025 · 1 min